【毕业季之走进央美】吕朝欹敦煌艺术家主题美术馆设计_建筑...(央视毕业季视频)

首页 > 网上考研辅导班 > 【毕业季之走进央美】吕朝欹敦煌艺术家主题美术馆设计_建筑...(央视毕业季视频)

【毕业季之走进央美】吕朝欹敦煌艺术家主题美术馆设计_建筑...(央视毕业季视频)

作者: 时间:2024-04-18 阅读:(0)





原标题:【毕业季之走进央美】吕朝欹/敦煌艺术家主题美术馆设计

夏花绽放时,毕业季来临,《城市建筑空间》杂志开设“毕业季”栏目,挖掘建筑学院的毕设故事。

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展第一阶段的展览评选出包括建筑学院在内的6个院系共计17件一等奖作品。本期受访人—— 吕朝欹。



吕朝欹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

作品:《敦煌艺术家主题美术馆设计》

指导教师:王小红、曹量、范尔蒴

作品简介

“雪水入河,朝减夕涨”,祁连山脉流下的一支冰川融水,造就了敦煌脆弱而宝贵的沙漠绿洲;“列四郡,据两关”,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枢纽要塞,承载各方文明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忽见金光,状有千佛”,乐尊和尚来到此地开窟,开启一段绵延千年盛大辉煌的传奇。有感于紧邻场地的沙洲古城遗址与远处壮阔的鸣沙山,漫天黄沙中饱含着浓郁的历史气息。又如敦煌城外的玉门关遗址,厚重的夯土深深地根植于大地,远远望去,破碎的形体形成一条引人入胜的路径。立于场地上四望,树与山连成平缓绵长的一片。我希望美术馆建筑群也是这样,由夯土筑成,深深扎根于大地之上,通过一条仪式性的路径,登上完整的台基,进入平坦开阔的建筑群。

模型鸟瞰

场地红线由道路和西云观依次退让。西云观与鸣沙山连成了一条主轴线,白马塔路将人流从主城区引入场地。我希望场地中最密集的树木在这里能得以保留,由此生成了场地策略—— 建筑群集中向南布置,北侧保留完整的景观带。 一期建设工程为美术馆建筑群,依次是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美术馆,研学中心和书法馆。二期建设工程为会堂、体育馆。会堂顺应南侧拟建学校的轴线,体育馆与敦煌学院操场相连。中央布置一景观塔,远望西云观、古城遗址、白马塔等古迹,同时作为收束直通鸣沙山大路的节点。



鸟瞰效果



模型

建筑群东西向水平展开,沿中心轴线依次为观、树、塔、水、院、路、山。 美术馆主流线由台地引向各个建筑。主车行道环绕整个建筑群,区分开主体景观区域,并导向西云观。北侧保留树木布置景观,新建水体与敦煌公园内水系相呼应。美术馆群为一个若即若离的整体,两侧辅以临湖餐厅和文创商店。建筑群整体连贯有序,节奏井然,大开大合,中心向内逐渐聚拢,两翼向外逐渐展开。

美术馆建筑群囊括在台地上,塑造出独特的场所感。北侧向湖的部分设置层层下落的入台地的路径以长墙依次引导向各馆的入口。纵览建筑群,登上小塔,望鸣沙山,隐现西云观。建筑整体采用墙承重的结构形式。梁和天窗将结构与空间表达融为一体。



建筑群入口模型

正如敦煌文献中的四句词,“三危雪跡,衆聖所欽。嚴高百尺,河闊千尋。“站在台地上回望,鸣沙山赫然在目。跨越千年,在这里当代建筑与敦煌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

毕设回望

犹记得大一下乡时,第一次去敦煌,在其迷人的魅力中沉醉,那是一种难以言明的、厚重的古韵。 大五再去,注意力更多地着眼于建筑相关的内容。矗立在那漫漫黄沙、通透的蓝天、耀目的骄阳和生猛的风之中,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





第一次去敦煌

整个方案的灵感来源于在敦煌调研时的实际感受,那般大漠风光,与城市乡镇 、丛林原野相去甚远的气质,在回学校后的三个月时间里,我们一边结合敦煌独特的地域特征和场所精神,一边紧紧抓住实际的功能需求和场地信息,扎扎实实地推敲体量,设计建筑。



沙洲古城遗址和鸣沙山



玉门关大方磐城遗址

场地全景

概念草图





推演过程

导师评语

吕朝欹同学的毕业设计基于地域主义视角展开,通过亲历敦煌考察,设计策略既回应了城市周边环境,又从地域自然和文化因

素着手,建筑造型体现出西部地景的低缓绵长,建筑形态基于美术馆空间和敦煌地域特征呈封闭化,空间组织结合当地民居空间类型,由性格相异的众多庭院组成美术馆建筑群落。

空间作为承载文化和精神的载体,毕业设计的 整个 过程促使吕朝欹同学深刻思考建筑的意义,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人与空间在敦煌特殊地域下产生身心和精神的共鸣。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 王小红



与王小红导师(右2)碰方案

获奖感言

经过这大半年工作室王小红老师、曹量老师、范尔蒴老师的悉心指导,我的意识意志和思维方式经历了充分的锤炼,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长。每一轮毕设方案的推敲都是在破釜沉舟的意志和气贯长虹的勇气之中,透过沉着冷静的辩论和辩证思考,我得到充分的提升。 最终能得到老师们的肯定,无疑是对我的巨大鼓励,但也更让我清晰地认识到学海无涯,划一叶扁舟在其中飘飘荡荡,路漫漫其修远兮,未来的路虽是道阻且长,但必将充满希望,充满乐趣。



十一工作室合影(一排左4为王小红导师,二排左3为吕朝欹)

致未来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青春悄然逝去,我们的大学五年终究是留下了太多的遗憾。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未来的路在我们脚下。今日的我们各奔前程,他日再聚首我们仍是好朋友,好兄弟!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展览当日

给学弟学妹的话

建筑学的学习虽然说繁复冗杂,但并非深奥晦涩。空间本身具有一种原始的野性的美,需要人静下来感受一个空间的所有特质——光线、材质、体量、声音、气味、功能……建筑师所要做的,是在控制范围内寻找平衡,那是一种源初的力量,需要不断谦逊地学习,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孜孜不倦地获取新的知识,再在实践中融会贯通。

受访者:吕朝欹

采访者:《城市建筑空间》陶梦媛

“毕业季”栏目投稿

end

/ 城市建筑空间·云学堂/

喜欢的话,点击下方【在看、点赞、分享】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