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陕西师范大学我国史考研真题,前史学考研网

首页 > 网上考研培训班哪个好 > 2021陕西师范大学我国史考研真题,前史学考研网

2021陕西师范大学我国史考研真题,前史学考研网

作者: 时间:2023-04-09 阅读:(0)




2021陕西师范大学我国史真题一.名词说明
1.良渚文明
我国新石器年代最兴隆的文明之一。良渚文明距今5300 — 4000年,在社会打开期间上归于父系氏族社会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首要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的环太湖流域及杭州湾区域,浙江省杭州市良渚、瓶窑两镇是其间心区域。在良渚文明时期,农业已进入犁耕稻作年代,已有了犁铧、破土器及耘田器,并在多处出土了粳稻和籼稻的什物遗存;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玉器为同年代考古文明中玉器之冠,呈现了大型玉制礼器;陶器以黑陶为特征,并呈现了轮作陶器;墓葬已呈现了大墓与小墓的不一样, 闪现出社会分化加剧。一般认为,在良渚文明时期社会发生深化改变,初始氏族准则割裂并向文明年代过渡,中期今后可以已处于我国古代文明的始创时期。
2.察举制
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准则。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令从郡国推举有治国才干的“贤士大夫”,开汉代察举准则的先河。把察举作为选官的一项准则是从文帝初步的。文帝前元二年(前178)下诏“举贤达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十五年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达能直言极谏者”(《汉书·文帝纪》)。汉武帝进一步把察举打开为一种比照齐备的选官准则。察孝廉的目标是当地六百石以下的官吏和知晓儒家经文的儒生,由郡国每年向中心推举。察举制在西汉到东汉初曾起过重要作用,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用之才。今后跟着政治日益糜烂,察举不实的表象渐趋严峻。到东汉晚期,已变成豪强或官吏安插私家的东西,完全失掉了收罗人才的作用。
3.占田制
西晋发布的土地赋税准则。又称占田课田制。占田课田制把占田制和田税制联系在一同,规则,男人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课田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占田数是国家答应农人占有地步的数量, 课田是国家征收田租亩数,每亩纳粮8升。晋武帝的占田制是以西周的井田制为方法的,在其时的土地私有制下是行不通的,其捆绑吞并的意图也难以完成。
4.大索貌阅
隋朝为处置户口隐漏情况严峻、国家赋税削减的情况而推广的一种办法。在畿内 (首都及直辖县)设保长、闾正、族正。畿外设里正、党长。开皇三年(583年),文帝命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挂号的年纪,来核对自己体貌,以防诈老讹 小躲避租役。一旦查出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一起,还鼓舞群众彼此检举,揭露不实之户。又指令堂兄弟以下亲属析户分家,各立户头,以防包包庇庇。隋炀帝大 业五年(609年),又一次“貌阅”。“大索貌阅”使许多躲避赋役的丁壮和藏匿的户口从头编入户籍,添加了封建国家的户口和财务收入,加强了中心集权。
5.靖康之难
宋代钦宗靖康年间金灭北宋的作业。靖康元年(1126)正月,金军南下,渡过黄河,直抵北宋东京开封城。宋钦宗派使者赴金营求和不成。金军攻城,宋守军多次击退金军。但宋钦宗仍持续与金议和,容许了金赔款和割地的需求。金撤军北归。同年8月,三军再次南侵。闰十一月初,东京城破,宋钦宗亲赴金营,献上降表。从十二月起,三军大举搜刮宋廷的府库及官、民户的金银钱帛。次年四月,金军俘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北撤。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掠去,金兵退走前,立宋朝屈服气度目张邦昌做傀儡皇帝,国号楚。北宋消亡。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作业为“丙午之耻”。
6.达鲁花赤
元代当地各级政府机构的行政长官。达鲁花赤,由成吉思汗树立,广泛通行于大蒙古国和元朝。是蒙古语,原意为“掌印者”,是大蒙古国前史上一种职官称谓。成吉思汗在各城设置“达鲁花赤”,也就是督官。
达鲁花赤后来变生长官或首长的通称。在元朝的各级当地政府里边,均设有达鲁花赤一职,掌控当地行政和军实际权,是当地各级的最高长官。在元朝中心政府里边,也有某些部分设置达鲁花赤官职。达鲁花赤一般有必要由蒙古人担任。明朝今后,达鲁花赤官职被扔掉。
7.辛丑公约
8国联军占据北京后强逼清政府签定的不对等公约。1901年9月7日,奕劻、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西、比、荷等11个国家的公使签定《辛丑公约》。首要内容是:(1)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在北京树立“使馆区”。(3)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大沽沿路的炮台“一概削平”。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12个战略要地,答应各国派兵驻守。(4)赏罚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刁难的官吏。(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帝国主义列强经过《辛丑公约》大大加强了它们在我国的实力和影响,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军事监督和政治控制,使之持续充当它们侵略我国的东西。
8.四联总处
四联总处是南京国民政府控制全国金融的机构。全称是“中心银行、我国银行、交通银行、我国农人银行联合总就事处”,1937年7月设于上海。首要作用是监督四行联合承做的贴现、放款等事务。1938年迁至重庆。1939年改组扩权,树立理事会,蒋介石任理事会主席,使四联总处变成抗日战争时期全国金融独占的最高权力机构。1948年10月撤消,其机能为中心银行所替代。
9.延安整风运动
1942-1945年我国共产党在延安打开的关于收拾党风的政治运动。它以1942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作了《收拾党的个性》和《对立党陈腔滥调》的陈述为标志打开,以对立片面主义、宗派主义、党陈腔滥调为首要内容。经过整风运动,党的干部从头学习了党的前史,前进了知道水平,一起使全党空前地联合起来,为攫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成功奠定了思维基础。
二.简答题
1.简述周公旦在周初政权安靖中的前史劳绩
周公姓姬,名旦,西周政治家。周武王之弟,亦称叔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周武王灭商后数年即卒,太子继位,是为成王。此时周朝新建,控制没有完全平稳,成王年幼不能掌管全局,敌由周公辅政。管叔、蔡叔对此不满,联合武庚谋叛周室。周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平稳内部后,率军东征,经过三年苦战,平定暴动。这次东征打败了商的剩下实力,史家或将其描述为第次灭商,其作战之艰苦大大超出武王初度灭商,周对东方的控制也由此真实奠定。在周公的掌管下,周王朝又采纳了一系列旨在安靖成功作用的重要办法。
(1)周公掌管建东都于洛邑,定名成周,将参加暴动的商朝遗民迁徙到成周邻近,加以紧密监督逐步消化了这支抵挡实力。此后西周两都并存,成周变成周朝在关东的控制中心,既能控驭东方诸侯,又充当宗周门户,拱卫王室。
(2)大规划的分封是在周公东征今后进行的,即分封土地,树立国家之意。位在周公摄政时刻就分封了71国,大有些是同姓子弟。大大加强了王室对全国边境的控制,安靖了周皇帝全国共主的方位。
(3)从政治、文明等方面拟定一系列的典制,其中心内容是一套严肃遵从宗法等级制、别离亲疏贵贱上下的礼仪体系,又配有相应的乐舞,周公就是在这一打开、完善进程中的要害人物,对后世发生了长远的影响。
周公摄政7年,然后归政于成王。周公虽不在周朝历代国君之列,但他安靖周室共同、奠定周朝准则的成果,使其在周朝前史甚至整个我国前史上的方位跨越了一切的周朝国王。他也变成后世儒家着力烘托、崇拜的“圣人”之一。
2.王莽改制首要内容
(一)首要内容。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改国号为新。王莽掌权后,为了陡峭尖利的阶层敌对,公布诏令,进行改制。
(1)王田、奴婢方针。为晓得决长时刻存在的土地和 奴婢疑问,公元9年,王莽根据《周礼》的井田准则,规则:更名全国田为“王田”,私家不得生意;男丁8口以下之家占田跨越一井者,分余田与家族邻里乡党;原无田者,按准则授田,即一夫一妇授田百亩;扔掉奴婢准则,改奴婢之称号?绞簟保醇抑凇⒓叶 ?br> (2)五均六莞。五均是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树立五均官。长本分东西市,设令,各市有长,令、长皆兼五均司市官,称为“五均司市师”。 下设生意丞五人,钱府丞一人。五均官的使命是打点商场的物价,收工商业税。赊贷是由政府处置告贷,规则穷户遇有丧葬、祭祀或欲运营工商业而无资金的,可向钱府丞告贷。祭祀告贷限十天偿还,凶事告贷限三个月偿还,不收利息;工商告贷每年要交非常之一的利息。六莞是官府专营盐、铁、酒、铸钱,征收渔猎樵采之税,施行五均、赊贷,共六事。
(3)变革币制。王莽变革币制是由附会周景王铸大钱致使的。他铸有各种刀币,作为大钱。在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又进行第次变革,废刀币和五铢钱。另造二十8种钱银,叫作二十8品。黄金一品,银货二品,龟宝四品,贝货五品,钱货六品,布货十品。钱和布为同一物,即铜制,所以总称之为“五物、六名、二十8品”。
(4)共同衡量衡。王莽于公元9年实施共同衡量衡准则,制造标准的衡量衡器颁行全国,令“万国永遵”,作为共同全国的衡量衡标准。新莽的衡量器物,传世较多,尤以原藏故宫现存台湾的王莽铜斛为瑰宝,它已具有斛、斗、升、各、龠五量,构成了无缺的衡量衡全体。东汉今后各代,多遵循莽制。
(5)更易名号。王莽为了附会西周的官制,在中心设四辅(太师、太傅、国师、国将,位上公)、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四将(更始将军、卫将军、立国将军、前将军),凡十一公。三公下设九卿、二十七大夫、8十一元士,构成中心机构。又置六监(位上卿),分掌京师宫廷的戍卫、皇帝的舆服等。改郡太守称卒正、连率或大尹等,县令、长称宰。改动少量民族的族名和民族领袖的封号,如改高句骊王为下句骊侯,改匈奴单于为降奴服于,改“匈奴单于玺”为“新匈奴单于章”。
3.王安石变法首要内容
(1)财务经济方面的变革(富国),首要办法有均输法、青苗 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2)军政方面的变革(强兵),首要办法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3)教育和科举方面的变革。在教育变革中,首要是在京师和州、县广泛兴建学校,在太学实施“三舍法”;颁行《三经新义》作为学校的共同教材。在科举变革方面,扔掉明经、诸科,只以进士科取士; 规则应举人不再考诗赋、帖经、墨义,而考经义和策论,经义则以《三经新义》作为应试标准。
4.明清时期的赋税准则
(一)明代的一条鞭法。明中叶今后的社会经济情况有所改变,一是土地吞并在强烈地打开,一是产品经济在灵敏地打开。在这种情况下,旧的赋役准则不能不改动,一条鞭法因而应运而生。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把一条鞭法作为全国通行的准则,大力推广。首要内容是:(1) 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这样就撤消了力役,由政府雇人充役。(2)把一有些力役摊入田赋征收。把曩昔按户按丁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悉数摊入田赋,只是有些地摊入田赋。(3)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共同编派。把曩昔对各州县征收的夏税、秋粮、里甲、均徭、杂役以及加派的贡纳等项悉数折成银两,兼并为一个总数,一有些按丁分摊,一有些按田赋分摊。(4)赋役的征收解运,由曩昔的民收民解(即由里甲处置),改为官收官解(即由当地政府处置)。因为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完成,使赋、役兼并征收变成可以。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削减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一样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担负。
(二)清代的摊丁入亩。清朝树立后沿用明代的一条鞭法。长时刻的战乱,再加上官吏和地主彼此勾通,营私作弊,将贵族、官吏和地主担负的赋税徭役转嫁到贫穷劳作者身上,政府面临“丁额无定,丁银难收”的为难境地。康熙为了安靖控制、陡峭社会危机、减轻劳作公民的沉重担负,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告实施新的赋税准则,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政府所掌控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赋。雍正朝实施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均匀摊入田赋银中,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广,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全国除奉天省外根柢上都实施了摊丁入亩。这是我国赋税准则史上的一项严峻变革,从此人丁税完全被扔掉。摊丁入亩是唐代两税法以来赋税准则改造的究竟作用,必定程度上均匀了赋役担负,保证了国家财务收入,削弱了人身依托联络,陡峭了社会敌对,推进了经济打开。但在明清商业经济灵敏打开的布景下,仍以田赋为最首要的税源,反映了其捆绑性。
5.洋务派及其作用
(一)军事工业。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9是从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树立内军器所和1862年李鸿章在上海树立三所洋炮局初步的。但这些军事工业均属草创,规划很小,几乎没有运用机器。真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从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在丁日昌的活泼建议下,在上海兴办江南制造总局初步的。从1865年到1890年,洋务派在全国各地共兴办了 21个军工局(厂),其间规划较大的有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
(二)民用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初步,洋务派在持续“求强”的一起,着手兴办以“求富”为意图的民用公司。其间包括采矿、训练、纺织等工矿业以及航运、铁路、 邮电等交通运送作业。自70年代到90年代,共兴办民用公司20多个,除少量采纳官办方法、单个的(如湖北织规划)一度采纳官商合办方法外,其他公司都采纳了官督商办的方法。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电报总局和上海机器织规划是其时最重要的几个官督商办民用公司。
(三)编练水兵。1874年,日本派兵侵略台湾在清朝控制阶层内部致使了极大颤动。经过半年多的谈论,清朝控制阶层内部总算达到共同,树立了加强海防的方针,录用沈葆桢和李鸿章别离督办南北洋海防事宜,每年从海关税、厘金项下拨解经费。清政府一初步即以创建北洋水兵为要点,筹建水兵首要由李鸿章担任。水兵舰只除由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制造外,首要购自英、德两国。至1894年,别离建成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船舰六七十艘,已具有恰当规划。
6.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联络疑问
我国全部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方位疑问,是长时刻以来抗战史研讨 中定见不合较大的疑问之一,一种定见笼统地认为,敌后战场是主战场;一种定见认为,正面战场一向是主战场;一种定见认为,两个战场都重要,不必去区别主次。 根据战争的打开,分析其在各战略期间担负对日作战的不怜惜况,查询其方位作用 的打开改变,归纳分析不一样期间的主战场。1937年9月,国共两党协作正式树立。国民党在正面反抗日军进犯,构成正面战场。共产党领导的赤军共同改编为8路军、新四军,接连开赴抗日前哨。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华南抗日配备力气,也在敌人的侧翼和后方打开游击战争,构成敌后战场。
(一)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我国战场的军事局势是日军打开战略进犯, 我国戎行进行战略防护。在此期间,因为日军试图灵敏击破国民党军主力,以迫使国民党政府屈服,因而这一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我国抗战的主战场。
(二)1938年11月至1940年,我国战场的军事局势是由战略防护向战略坚持的 过渡期间,还不是完全的坚持期间。尽管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了改变,但其军事进犯的要点仍然放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因而正面战场仍是我国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军 队在全体上的抗战仍还比照活泼尽力。
(三)1941年至1943年,是我国战场完全的战略坚持期间,其特征是军事上坚持。日军作战重心逐步由我国战场转移到南和平洋战场,对我国战场采纳安靖占据区和“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战略方针,频频对敌后抗日根据地施行大规划“扫荡”“清乡”,敌后战场初步独立承担抗击日军的重担,并变成我国抗日的主战场,正面战场的作用初步降低到非有必要方位。
(四)1944年至1945年8月,我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处于在时刻上先后纷歧,地域上此伏彼起,规划上由部分反扑向全部反扑过渡,作战方法融运动战、阵地战和游击战于一体这一独具我国特征的战略反扑形状。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反扑作战短少主动性、全部性,只捆绑于西南一小隅。全部抗日战争时期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担负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使命,别离发扬了各自的作用。大约站在中华民族的情绪上,脚结壮地地、全部镇定地看待两个战场的作用和联络疑问。
三.论说题
1.我国古代关于官吏选拔准则改变的情况
我国古代的官吏选拔准则首要阅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四个期间。
(一)秦在商鞅变法时拟定二十级爵。拟定二十级爵的作法,意味着扔掉旧世卿世禄制,往后根据我们的军功巨细公布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各级爵位均规则有占田宅、奴婢的数量标准和衣裳等次。又拟定了“奖赏军功,严惩私斗”的办法。奖赏军功的作法是:将卒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授爵一级,可为五十石之官;斩敌首二个,授爵二级,可为百石之官。宗室贵族无军功的,不得授爵位。
(二)察举制。汉初,官吏首要有两个来历:一是按军功爵位的凹凸,选任各级官吏,故景帝早年,有“吏多军功”之说。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的责任是护卫宫廷和做皇帝的随从,经过一段时刻,中心或当地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到武帝时,军功地主现已式微,而郎官多出自“任子”或“赀选”,难以选拔到真实的人才。因而,新儒学的代表董仲舒提出正式树立察举准则的主张。他主张由列侯、二千石郡守,每年从地主阶层中推举茂才、孝廉各一人。武帝采用董仲舒的主张,于元光元年(前134年)冬,初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从此之后郡国每年推举孝廉的察举准则正式树立。除孝廉一科为察举取士的首要类别外,武帝还不守时树立茂才、贤达方正、文学等科察举取士,以广泛地吸收地主阶层中的优良人才。这些被察举到中心的人员,一般都在郎署供职,由郎官再逐步升官。
(三)九品中正制。曹丕为争夺世家大族的撑持,承受了颍川士族陈群的主张,开 始推广九品中正准则。(1)内容。九品中正准则,又称九品官人法。其办法是:委任“贤有识鉴”的中心官吏兼任本州、郡、县的巨细中正官,担任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 地的士人,作出“品”“状”,供吏部选官参阅。所谓“品”,是归纳士人德才、家世判定的等级,共分九品,大致二至三品为高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抵达),四至五品为中品,六至 九品为下品。在德才、家世中,定品时一般根据后者,叫“计资定品”。“状”是中正官对 士人德才的评语。(2)影响。九品中正制不只是选官准则,而且兼具考课官吏的作用,其原意“盖以论人才好坏,非谓世族高卑”。可是中正官一般被大族所独占,而中正又把家世作为谈论的首要甚至是仅有的条件,所以九品中正制变成拔擢魏晋士族的温床。九品中正制成了士族地主独占推举的东西,为门阀准则的构成铺平了路途。
(四)科举制。(1)演化进程。隋文帝即位后,扔掉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家世。 隋炀帝即位后,创建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发生。唐代准则打开齐备,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即常设取士类别,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制举是皇帝特别下诏举办的考试,时刻、类别都暂时抉择,现任官也可应试,及第即可授官。武则地利又增设武举。宋代扩展了进士选择名额,前进了登第士人的待遇。为避免考官徇私和举人作弊,对考官实施锁宿准则,对试卷推广糊名、抄写法,并阻止举人夹藏、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年)起,举人经礼部试 (省试)之后,添加了皇帝亲自立持的殿试。雍熙二年(985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廷试)三个不一样层次的考试。与前代比较,明代的科举考试,一是考试内容改变,即从四书五经中选择考试标题;二是将陈腔滥调文断定为考试文体。清代科举根柢沿用明制,至清末,政府初步改造科举准则。百日维新时刻清政府命令变革科举考试的内容,添加查询外国政治准则和技艺的新内容。至1905年,清政府废止科举准则,兴办书院,推广新式教育。 (2)社会影响。科举准则的推广,从根柢上推翻了两晋南北朝时豪门世族独占政治权力的局势,极大极限地收罗全国优良人才,扩展了控制政权的基础。科举制 使儒学坚持了作为干流文明统一全国的方位,然后又对政治发生了无量的维护作用。经过科举准则,在必定程度上完成了我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活动,然后使整个社会构成了相对平稳的内在运转机制。科举制造就的士绅阶层坚持了我国传统社会村庄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平衡,科举制造成的社会活动机制,使我国村庄有着自立性的文明体系。
2.安史之乱的前因成果
(一)安史之乱发生的首要缘由是:土地吞并严峻;边防节度使权力过大,变成健壮的当地实力;中心控制集团日益陈腐。
(二)经过。天宝十四年(755年),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于一身的安禄 山在范阳起兵暴动。因其密友史思明与其协同暴动,故史称“安史之乱”。叛军连败唐军,攻入洛阳。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六月,破潼关,进占长安。唐玄宗严峻出逃。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禁军哗变,杀死杨国忠,又迫唐玄宗缢死杨贵妃。唐玄宗逃往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唐肃宗即位后,依托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的军力,又集结西北各路戎行,活泼预备反扑。南面则有张巡和许远据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鲁炅据守南阳,挡住了叛军南下的通道,保证了唐朝江、淮财赋的来历。至德二年(757 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庆绪自立为帝。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又杀安庆 绪,自立为大燕皇帝,上元二年(761年),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763年,史朝义兵败自杀。安史之乱至此暂停,前后共阅历8年(755—763年)。
(三)影响。
安史之乱是我国前史一次重要作业,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机点。
一、社会紊乱。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既乏军储,又鲜人力。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流,一片荒芜。经过战乱,广大公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况中。
二、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摧毁了控制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践上共同的中心王朝对当地的控制力削弱,安史余唐末藩镇割据局势党在北方构成藩镇割据,各自为营。
三、克扣加剧。因为战争,构成劳作力严峻缺乏,控制阶层不得不添加税收,使阶层压榨和控制阶层的压榨愈加深重。因而促进农人和当地阶层的敌对日益尖利化,最终迫使农人不得不举兵反叛,构成唐中叶农人暴动的高潮。
四、悠远当地不稳。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掉了对周边区域少量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同,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构成边防空无,西边吐蕃人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安西北庭,数十年后,约公元790年,唐朝失掉西域安西北庭。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危在日夜,愈加危如累卵。
五、经济重心南移。安史之乱,促进我国前史上北民南迁,致使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安史之乱对北方出产构成了极大的损坏,许多北方人士南渡。南边相对较为平稳,北方人员的南迁,带去了许多的劳作力,领先的出产技能,推进了江南经济的打开,南边经济日益跨越北方,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六、西域独立。753年前后,正是唐朝运营西域的全盛时期,可是此后跟着国内政局的的剧烈改变,唐朝在西域的实力也大大衰退,由顶峰跌入了低谷。
3.民国时期不对等公约被扔掉的进程
(一)一战与巴黎和会。1917年,我国参加协约国集团,对德奥宣战,并宣告之前 签定的与德奥两国有关的公约一概废止。战后,我国与德国及奥国别离订立了《中德协约》和《中奥互易商货公约》,从双办法上招认了我国在战时的行动。中德、中奥新约完全撤消了德奥根据不对等公约在我国所获得的特权,是我国与早年侵略过自个的西方大国订立的第一批对等公约。1919年1月,巴黎和会举办。我国政府代表团提出包括撤消外国人在我国的特别权益如领事裁判权、协议关税等内容,但未能完成。
(二)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举办的华盛顿会议,经过了一系列有关我国疑问 的决方案。《九国公约》清楚宣示,各国须“尊敬我国之主权与独立暨疆域与行政之完 整”但关于我国向会议提出的关于撤消列强在我国的治外法权和实力规模、废在外国 在华租借地、撤离外国在华军警,以及恢复关税自立等收回主权的需求,除了附和撤消 有些外国电台及英、法附和交还威海卫与广州湾之外,其他疑问实践上均未得处处置。
(三)北伐时期。首要作用是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是 1861年根据第次鸦片战争后签定的中英不对等公约树立的。1927年2月19日、20日,英国与武汉国民政府签定《中英关于收回汉口英租界之协议》《中英关于收回九江英租界之协议》,正式将汉口、九江英租界交还我国。
(四)改订新约运动。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宣告“改订新约”的对外誓词,经过绵长而困难的商洽,南京国民政府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订立了新的关税公约,至此我国总算完成了关税自立。关于扔掉领事裁判权疑问,英、法、美、日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一向未标明附和,1931年南京政府发布《统辖在华外国人施行规则》。但施行日期再三后延,最终并未实施。
(五)二战时期。1941年12月,和平洋战争迸发,我国即正式对德、意、日宣战, 一起宣告废止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公约。1943年1月11日,国民政府与美英别离在华盛顿和重庆签定新约,据此美英两国正式扔掉了在华治外法权、互易商货口岸特别法庭权、使馆区及一些铁路沿线驻兵权、沿海生意及内河飞翔权、外人引水权等项特权,扔掉了《辛丑公约》,并将上海、厦门的公共租界和天津、广州英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的各种权益交还我国。以美英废约为先导,我国接连与其他国家也签署了有关公约,根柢废止这些国家在华享有的各种特权。
?
2021陕西师范大学我国史真题一.名词说明
1.良渚文明
我国新石器年代最兴隆的文明之一。良渚文明距今5300 — 4000年,在社会打开期间上归于父系氏族社会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首要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的环太湖流域及杭州湾区域,浙江省杭州市良渚、瓶窑两镇是其间心区域。在良渚文明时期,农业已进入犁耕稻作年代,已有了犁铧、破土器及耘田器,并在多处出土了粳稻和籼稻的什物遗存;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玉器为同年代考古文明中玉器之冠,呈现了大型玉制礼器;陶器以黑陶为特征,并呈现了轮作陶器;墓葬已呈现了大墓与小墓的不一样, 闪现出社会分化加剧。一般认为,在良渚文明时期社会发生深化改变,初始氏族准则割裂并向文明年代过渡,中期今后可以已处于我国古代文明的始创时期。
2.察举制
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准则。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令从郡国推举有治国才干的“贤士大夫”,开汉代察举准则的先河。把察举作为选官的一项准则是从文帝初步的。文帝前元二年(前178)下诏“举贤达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十五年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达能直言极谏者”(《汉书·文帝纪》)。汉武帝进一步把察举打开为一种比照齐备的选官准则。察孝廉的目标是当地六百石以下的官吏和知晓儒家经文的儒生,由郡国每年向中心推举。察举制在西汉到东汉初曾起过重要作用,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用之才。今后跟着政治日益糜烂,察举不实的表象渐趋严峻。到东汉晚期,已变成豪强或官吏安插私家的东西,完全失掉了收罗人才的作用。
3.占田制
西晋发布的土地赋税准则。又称占田课田制。占田课田制把占田制和田税制联系在一同,规则,男人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课田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占田数是国家答应农人占有地步的数量, 课田是国家征收田租亩数,每亩纳粮8升。晋武帝的占田制是以西周的井田制为方法的,在其时的土地私有制下是行不通的,其捆绑吞并的意图也难以完成。
4.大索貌阅
隋朝为处置户口隐漏情况严峻、国家赋税削减的情况而推广的一种办法。在畿内 (首都及直辖县)设保长、闾正、族正。畿外设里正、党长。开皇三年(583年),文帝命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挂号的年纪,来核对自己体貌,以防诈老讹 小躲避租役。一旦查出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一起,还鼓舞群众彼此检举,揭露不实之户。又指令堂兄弟以下亲属析户分家,各立户头,以防包包庇庇。隋炀帝大 业五年(609年),又一次“貌阅”。“大索貌阅”使许多躲避赋役的丁壮和藏匿的户口从头编入户籍,添加了封建国家的户口和财务收入,加强了中心集权。
5.靖康之难
宋代钦宗靖康年间金灭北宋的作业。靖康元年(1126)正月,金军南下,渡过黄河,直抵北宋东京开封城。宋钦宗派使者赴金营求和不成。金军攻城,宋守军多次击退金军。但宋钦宗仍持续与金议和,容许了金赔款和割地的需求。金撤军北归。同年8月,三军再次南侵。闰十一月初,东京城破,宋钦宗亲赴金营,献上降表。从十二月起,三军大举搜刮宋廷的府库及官、民户的金银钱帛。次年四月,金军俘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北撤。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掠去,金兵退走前,立宋朝屈服气度目张邦昌做傀儡皇帝,国号楚。北宋消亡。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作业为“丙午之耻”。
6.达鲁花赤
元代当地各级政府机构的行政长官。达鲁花赤,由成吉思汗树立,广泛通行于大蒙古国和元朝。是蒙古语,原意为“掌印者”,是大蒙古国前史上一种职官称谓。成吉思汗在各城设置“达鲁花赤”,也就是督官。
达鲁花赤后来变生长官或首长的通称。在元朝的各级当地政府里边,均设有达鲁花赤一职,掌控当地行政和军实际权,是当地各级的最高长官。在元朝中心政府里边,也有某些部分设置达鲁花赤官职。达鲁花赤一般有必要由蒙古人担任。明朝今后,达鲁花赤官职被扔掉。
7.辛丑公约
8国联军占据北京后强逼清政府签定的不对等公约。1901年9月7日,奕劻、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西、比、荷等11个国家的公使签定《辛丑公约》。首要内容是:(1)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在北京树立“使馆区”。(3)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大沽沿路的炮台“一概削平”。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12个战略要地,答应各国派兵驻守。(4)赏罚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刁难的官吏。(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帝国主义列强经过《辛丑公约》大大加强了它们在我国的实力和影响,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军事监督和政治控制,使之持续充当它们侵略我国的东西。
8.四联总处
四联总处是南京国民政府控制全国金融的机构。全称是“中心银行、我国银行、交通银行、我国农人银行联合总就事处”,1937年7月设于上海。首要作用是监督四行联合承做的贴现、放款等事务。1938年迁至重庆。1939年改组扩权,树立理事会,蒋介石任理事会主席,使四联总处变成抗日战争时期全国金融独占的最高权力机构。1948年10月撤消,其机能为中心银行所替代。
9.延安整风运动
1942-1945年我国共产党在延安打开的关于收拾党风的政治运动。它以1942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作了《收拾党的个性》和《对立党陈腔滥调》的陈述为标志打开,以对立片面主义、宗派主义、党陈腔滥调为首要内容。经过整风运动,党的干部从头学习了党的前史,前进了知道水平,一起使全党空前地联合起来,为攫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成功奠定了思维基础。
二.简答题
1.简述周公旦在周初政权安靖中的前史劳绩
周公姓姬,名旦,西周政治家。周武王之弟,亦称叔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周武王灭商后数年即卒,太子继位,是为成王。此时周朝新建,控制没有完全平稳,成王年幼不能掌管全局,敌由周公辅政。管叔、蔡叔对此不满,联合武庚谋叛周室。周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平稳内部后,率军东征,经过三年苦战,平定暴动。这次东征打败了商的剩下实力,史家或将其描述为第次灭商,其作战之艰苦大大超出武王初度灭商,周对东方的控制也由此真实奠定。在周公的掌管下,周王朝又采纳了一系列旨在安靖成功作用的重要办法。
(1)周公掌管建东都于洛邑,定名成周,将参加暴动的商朝遗民迁徙到成周邻近,加以紧密监督逐步消化了这支抵挡实力。此后西周两都并存,成周变成周朝在关东的控制中心,既能控驭东方诸侯,又充当宗周门户,拱卫王室。
(2)大规划的分封是在周公东征今后进行的,即分封土地,树立国家之意。位在周公摄政时刻就分封了71国,大有些是同姓子弟。大大加强了王室对全国边境的控制,安靖了周皇帝全国共主的方位。
(3)从政治、文明等方面拟定一系列的典制,其中心内容是一套严肃遵从宗法等级制、别离亲疏贵贱上下的礼仪体系,又配有相应的乐舞,周公就是在这一打开、完善进程中的要害人物,对后世发生了长远的影响。
周公摄政7年,然后归政于成王。周公虽不在周朝历代国君之列,但他安靖周室共同、奠定周朝准则的成果,使其在周朝前史甚至整个我国前史上的方位跨越了一切的周朝国王。他也变成后世儒家着力烘托、崇拜的“圣人”之一。
2.王莽改制首要内容
(一)首要内容。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改国号为新。王莽掌权后,为了陡峭尖利的阶层敌对,公布诏令,进行改制。
(1)王田、奴婢方针。为晓得决长时刻存在的土地和 奴婢疑问,公元9年,王莽根据《周礼》的井田准则,规则:更名全国田为“王田”,私家不得生意;男丁8口以下之家占田跨越一井者,分余田与家族邻里乡党;原无田者,按准则授田,即一夫一妇授田百亩;扔掉奴婢准则,改奴婢之称号?绞簟保醇抑凇⒓叶 ?br> (2)五均六莞。五均是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树立五均官。长本分东西市,设令,各市有长,令、长皆兼五均司市官,称为“五均司市师”。 下设生意丞五人,钱府丞一人。五均官的使命是打点商场的物价,收工商业税。赊贷是由政府处置告贷,规则穷户遇有丧葬、祭祀或欲运营工商业而无资金的,可向钱府丞告贷。祭祀告贷限十天偿还,凶事告贷限三个月偿还,不收利息;工商告贷每年要交非常之一的利息。六莞是官府专营盐、铁、酒、铸钱,征收渔猎樵采之税,施行五均、赊贷,共六事。
(3)变革币制。王莽变革币制是由附会周景王铸大钱致使的。他铸有各种刀币,作为大钱。在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又进行第次变革,废刀币和五铢钱。另造二十8种钱银,叫作二十8品。黄金一品,银货二品,龟宝四品,贝货五品,钱货六品,布货十品。钱和布为同一物,即铜制,所以总称之为“五物、六名、二十8品”。
(4)共同衡量衡。王莽于公元9年实施共同衡量衡准则,制造标准的衡量衡器颁行全国,令“万国永遵”,作为共同全国的衡量衡标准。新莽的衡量器物,传世较多,尤以原藏故宫现存台湾的王莽铜斛为瑰宝,它已具有斛、斗、升、各、龠五量,构成了无缺的衡量衡全体。东汉今后各代,多遵循莽制。
(5)更易名号。王莽为了附会西周的官制,在中心设四辅(太师、太傅、国师、国将,位上公)、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四将(更始将军、卫将军、立国将军、前将军),凡十一公。三公下设九卿、二十七大夫、8十一元士,构成中心机构。又置六监(位上卿),分掌京师宫廷的戍卫、皇帝的舆服等。改郡太守称卒正、连率或大尹等,县令、长称宰。改动少量民族的族名和民族领袖的封号,如改高句骊王为下句骊侯,改匈奴单于为降奴服于,改“匈奴单于玺”为“新匈奴单于章”。
3.王安石变法首要内容
(1)财务经济方面的变革(富国),首要办法有均输法、青苗 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2)军政方面的变革(强兵),首要办法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3)教育和科举方面的变革。在教育变革中,首要是在京师和州、县广泛兴建学校,在太学实施“三舍法”;颁行《三经新义》作为学校的共同教材。在科举变革方面,扔掉明经、诸科,只以进士科取士; 规则应举人不再考诗赋、帖经、墨义,而考经义和策论,经义则以《三经新义》作为应试标准。
4.明清时期的赋税准则
(一)明代的一条鞭法。明中叶今后的社会经济情况有所改变,一是土地吞并在强烈地打开,一是产品经济在灵敏地打开。在这种情况下,旧的赋役准则不能不改动,一条鞭法因而应运而生。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把一条鞭法作为全国通行的准则,大力推广。首要内容是:(1) 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这样就撤消了力役,由政府雇人充役。(2)把一有些力役摊入田赋征收。把曩昔按户按丁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悉数摊入田赋,只是有些地摊入田赋。(3)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共同编派。把曩昔对各州县征收的夏税、秋粮、里甲、均徭、杂役以及加派的贡纳等项悉数折成银两,兼并为一个总数,一有些按丁分摊,一有些按田赋分摊。(4)赋役的征收解运,由曩昔的民收民解(即由里甲处置),改为官收官解(即由当地政府处置)。因为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完成,使赋、役兼并征收变成可以。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削减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一样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担负。
(二)清代的摊丁入亩。清朝树立后沿用明代的一条鞭法。长时刻的战乱,再加上官吏和地主彼此勾通,营私作弊,将贵族、官吏和地主担负的赋税徭役转嫁到贫穷劳作者身上,政府面临“丁额无定,丁银难收”的为难境地。康熙为了安靖控制、陡峭社会危机、减轻劳作公民的沉重担负,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告实施新的赋税准则,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政府所掌控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赋。雍正朝实施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均匀摊入田赋银中,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广,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全国除奉天省外根柢上都实施了摊丁入亩。这是我国赋税准则史上的一项严峻变革,从此人丁税完全被扔掉。摊丁入亩是唐代两税法以来赋税准则改造的究竟作用,必定程度上均匀了赋役担负,保证了国家财务收入,削弱了人身依托联络,陡峭了社会敌对,推进了经济打开。但在明清商业经济灵敏打开的布景下,仍以田赋为最首要的税源,反映了其捆绑性。
5.洋务派及其作用
(一)军事工业。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9是从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树立内军器所和1862年李鸿章在上海树立三所洋炮局初步的。但这些军事工业均属草创,规划很小,几乎没有运用机器。真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从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在丁日昌的活泼建议下,在上海兴办江南制造总局初步的。从1865年到1890年,洋务派在全国各地共兴办了 21个军工局(厂),其间规划较大的有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
(二)民用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初步,洋务派在持续“求强”的一起,着手兴办以“求富”为意图的民用公司。其间包括采矿、训练、纺织等工矿业以及航运、铁路、 邮电等交通运送作业。自70年代到90年代,共兴办民用公司20多个,除少量采纳官办方法、单个的(如湖北织规划)一度采纳官商合办方法外,其他公司都采纳了官督商办的方法。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电报总局和上海机器织规划是其时最重要的几个官督商办民用公司。
(三)编练水兵。1874年,日本派兵侵略台湾在清朝控制阶层内部致使了极大颤动。经过半年多的谈论,清朝控制阶层内部总算达到共同,树立了加强海防的方针,录用沈葆桢和李鸿章别离督办南北洋海防事宜,每年从海关税、厘金项下拨解经费。清政府一初步即以创建北洋水兵为要点,筹建水兵首要由李鸿章担任。水兵舰只除由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制造外,首要购自英、德两国。至1894年,别离建成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船舰六七十艘,已具有恰当规划。
6.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联络疑问
我国全部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方位疑问,是长时刻以来抗战史研讨 中定见不合较大的疑问之一,一种定见笼统地认为,敌后战场是主战场;一种定见认为,正面战场一向是主战场;一种定见认为,两个战场都重要,不必去区别主次。 根据战争的打开,分析其在各战略期间担负对日作战的不怜惜况,查询其方位作用 的打开改变,归纳分析不一样期间的主战场。1937年9月,国共两党协作正式树立。国民党在正面反抗日军进犯,构成正面战场。共产党领导的赤军共同改编为8路军、新四军,接连开赴抗日前哨。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华南抗日配备力气,也在敌人的侧翼和后方打开游击战争,构成敌后战场。
(一)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我国战场的军事局势是日军打开战略进犯, 我国戎行进行战略防护。在此期间,因为日军试图灵敏击破国民党军主力,以迫使国民党政府屈服,因而这一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我国抗战的主战场。
(二)1938年11月至1940年,我国战场的军事局势是由战略防护向战略坚持的 过渡期间,还不是完全的坚持期间。尽管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了改变,但其军事进犯的要点仍然放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因而正面战场仍是我国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军 队在全体上的抗战仍还比照活泼尽力。
(三)1941年至1943年,是我国战场完全的战略坚持期间,其特征是军事上坚持。日军作战重心逐步由我国战场转移到南和平洋战场,对我国战场采纳安靖占据区和“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战略方针,频频对敌后抗日根据

地施行大规划“扫荡”“清乡”,敌后战场初步独立承担抗击日军的重担,并变成我国抗日的主战场,正面战场的作用初步降低到非有必要方位。
(四)1944年至1945年8月,我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处于在时刻上先后纷歧,地域上此伏彼起,规划上由部分反扑向全部反扑过渡,作战方法融运动战、阵地战和游击战于一体这一独具我国特征的战略反扑形状。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反扑作战短少主动性、全部性,只捆绑于西南一小隅。全部抗日战争时期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担负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使命,别离发扬了各自的作用。大约站在中华民族的情绪上,脚结壮地地、全部镇定地看待两个战场的作用和联络疑问。
三.论说题
1.我国古代关于官吏选拔准则改变的情况
我国古代的官吏选拔准则首要阅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四个期间。
(一)秦在商鞅变法时拟定二十级爵。拟定二十级爵的作法,意味着扔掉旧世卿世禄制,往后根据我们的军功巨细公布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各级爵位均规则有占田宅、奴婢的数量标准和衣裳等次。又拟定了“奖赏军功,严惩私斗”的办法。奖赏军功的作法是:将卒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授爵一级,可为五十石之官;斩敌首二个,授爵二级,可为百石之官。宗室贵族无军功的,不得授爵位。
(二)察举制。汉初,官吏首要有两个来历:一是按军功爵位的凹凸,选任各级官吏,故景帝早年,有“吏多军功”之说。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的责任是护卫宫廷和做皇帝的随从,经过一段时刻,中心或当地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到武帝时,军功地主现已式微,而郎官多出自“任子”或“赀选”,难以选拔到真实的人才。因而,新儒学的代表董仲舒提出正式树立察举准则的主张。他主张由列侯、二千石郡守,每年从地主阶层中推举茂才、孝廉各一人。武帝采用董仲舒的主张,于元光元年(前134年)冬,初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从此之后郡国每年推举孝廉的察举准则正式树立。除孝廉一科为察举取士的首要类别外,武帝还不守时树立茂才、贤达方正、文学等科察举取士,以广泛地吸收地主阶层中的优良人才。这些被察举到中心的人员,一般都在郎署供职,由郎官再逐步升官。
(三)九品中正制。曹丕为争夺世家大族的撑持,承受了颍川士族陈群的主张,开 始推广九品中正准则。(1)内容。九品中正准则,又称九品官人法。其办法是:委任“贤有识鉴”的中心官吏兼任本州、郡、县的巨细中正官,担任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 地的士人,作出“品”“状”,供吏部选官参阅。所谓“品”,是归纳士人德才、家世判定的等级,共分九品,大致二至三品为高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抵达),四至五品为中品,六至 九品为下品。在德才、家世中,定品时一般根据后者,叫“计资定品”。“状”是中正官对 士人德才的评语。(2)影响。九品中正制不只是选官准则,而且兼具考课官吏的作用,其原意“盖以论人才好坏,非谓世族高卑”。可是中正官一般被大族所独占,而中正又把家世作为谈论的首要甚至是仅有的条件,所以九品中正制变成拔擢魏晋士族的温床。九品中正制成了士族地主独占推举的东西,为门阀准则的构成铺平了路途。
(四)科举制。(1)演化进程。隋文帝即位后,扔掉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家世。 隋炀帝即位后,创建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发生。唐代准则打开齐备,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即常设取士类别,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制举是皇帝特别下诏举办的考试,时刻、类别都暂时抉择,现任官也可应试,及第即可授官。武则地利又增设武举。宋代扩展了进士选择名额,前进了登第士人的待遇。为避免考官徇私和举人作弊,对考官实施锁宿准则,对试卷推广糊名、抄写法,并阻止举人夹藏、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年)起,举人经礼部试 (省试)之后,添加了皇帝亲自立持的殿试。雍熙二年(985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廷试)三个不一样层次的考试。与前代比较,明代的科举考试,一是考试内容改变,即从四书五经中选择考试标题;二是将陈腔滥调文断定为考试文体。清代科举根柢沿用明制,至清末,政府初步改造科举准则。百日维新时刻清政府命令变革科举考试的内容,添加查询外国政治准则和技艺的新内容。至1905年,清政府废止科举准则,兴办书院,推广新式教育。 (2)社会影响。科举准则的推广,从根柢上推翻了两晋南北朝时豪门世族独占政治权力的局势,极大极限地收罗全国优良人才,扩展了控制政权的基础。科举制 使儒学坚持了作为干流文明统一全国的方位,然后又对政治发生了无量的维护作用。经过科举准则,在必定程度上完成了我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活动,然后使整个社会构成了相对平稳的内在运转机制。科举制造就的士绅阶层坚持了我国传统社会村庄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平衡,科举制造成的社会活动机制,使我国村庄有着自立性的文明体系。
2.安史之乱的前因成果
(一)安史之乱发生的首要缘由是:土地吞并严峻;边防节度使权力过大,变成健壮的当地实力;中心控制集团日益陈腐。
(二)经过。天宝十四年(755年),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于一身的安禄 山在范阳起兵暴动。因其密友史思明与其协同暴动,故史称“安史之乱”。叛军连败唐军,攻入洛阳。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六月,破潼关,进占长安。唐玄宗严峻出逃。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禁军哗变,杀死杨国忠,又迫唐玄宗缢死杨贵妃。唐玄宗逃往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唐肃宗即位后,依托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的军力,又集结西北各路戎行,活泼预备反扑。南面则有张巡和许远据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鲁炅据守南阳,挡住了叛军南下的通道,保证了唐朝江、淮财赋的来历。至德二年(757 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庆绪自立为帝。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又杀安庆 绪,自立为大燕皇帝,上元二年(761年),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763年,史朝义兵败自杀。安史之乱至此暂停,前后共阅历8年(755—763年)。
(三)影响。
安史之乱是我国前史一次重要作业,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机点。
一、社会紊乱。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既乏军储,又鲜人力。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流,一片荒芜。经过战乱,广大公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况中。
二、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摧毁了控制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践上共同的中心王朝对当地的控制力削弱,安史余唐末藩镇割据局势党在北方构成藩镇割据,各自为营。
三、克扣加剧。因为战争,构成劳作力严峻缺乏,控制阶层不得不添加税收,使阶层压榨和控制阶层的压榨愈加深重。因而促进农人和当地阶层的敌对日益尖利化,最终迫使农人不得不举兵反叛,构成唐中叶农人暴动的高潮。
四、悠远当地不稳。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掉了对周边区域少量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同,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构成边防空无,西边吐蕃人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安西北庭,数十年后,约公元790年,唐朝失掉西域安西北庭。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危在日夜,愈加危如累卵。
五、经济重心南移。安史之乱,促进我国前史上北民南迁,致使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安史之乱对北方出产构成了极大的损坏,许多北方人士南渡。南边相对较为平稳,北方人员的南迁,带去了许多的劳作力,领先的出产技能,推进了江南经济的打开,南边经济日益跨越北方,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六、西域独立。753年前后,正是唐朝运营西域的全盛时期,可是此后跟着国内政局的的剧烈改变,唐朝在西域的实力也大大衰退,由顶峰跌入了低谷。
3.民国时期不对等公约被扔掉的进程
(一)一战与巴黎和会。1917年,我国参加协约国集团,对德奥宣战,并宣告之前 签定的与德奥两国有关的公约一概废止。战后,我国与德国及奥国别离订立了《中德协约》和《中奥互易商货公约》,从双办法上招认了我国在战时的行动。中德、中奥新约完全撤消了德奥根据不对等公约在我国所获得的特权,是我国与早年侵略过自个的西方大国订立的第一批对等公约。1919年1月,巴黎和会举办。我国政府代表团提出包括撤消外国人在我国的特别权益如领事裁判权、协议关税等内容,但未能完成。
(二)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举办的华盛顿会议,经过了一系列有关我国疑问 的决方案。《九国公约》清楚宣示,各国须“尊敬我国之主权与独立暨疆域与行政之完 整”但关于我国向会议提出的关于撤消列强在我国的治外法权和实力规模、废在外国 在华租借地、撤离外国在华军警,以及恢复关税自立等收回主权的需求,除了附和撤消 有些外国电台及英、法附和交还威海卫与广州湾之外,其他疑问实践上均未得处处置。
(三)北伐时期。首要作用是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是 1861年根据第次鸦片战争后签定的中英不对等公约树立的。1927年2月19日、20日,英国与武汉国民政府签定《中英关于收回汉口英租界之协议》《中英关于收回九江英租界之协议》,正式将汉口、九江英租界交还我国。
(四)改订新约运动。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宣告“改订新约”的对外誓词,经过绵长而困难的商洽,南京国民政府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订立了新的关税公约,至此我国总算完成了关税自立。关于扔掉领事裁判权疑问,英、法、美、日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一向未标明附和,1931年南京政府发布《统辖在华外国人施行规则》。但施行日期再三后延,最终并未实施。
(五)二战时期。1941年12月,和平洋战争迸发,我国即正式对德、意、日宣战, 一起宣告废止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公约。1943年1月11日,国民政府与美英别离在华盛顿和重庆签定新约,据此美英两国正式扔掉了在华治外法权、互易商货口岸特别法庭权、使馆区及一些铁路沿线驻兵权、沿海生意及内河飞翔权、外人引水权等项特权,扔掉了《辛丑公约》,并将上海、厦门的公共租界和天津、广州英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的各种权益交还我国。以美英废约为先导,我国接连与其他国家也签署了有关公约,根柢废止这些国家在华享有的各种特权。
?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